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德阳市多元赋能在传承创新中盘活非遗资源
近年来,德阳市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非遗传承保护的重要批示指示精神和省委、省政府非遗保护传承部署要求,积极探索“非遗+”,推动非遗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1)非遗+旅游,加快文旅融合。打造“文化进万家”“非遗进景区”等发展新模式,建成以年文化为主题的国家4A级景区“绵竹年画村”。开发涵盖剑南老街、什邡雪茄博物馆等30个点位的民俗非遗游、年画体验之旅等6条精品非遗路线,每年固定举办“广汉保保节”等6类重点民俗文化活动。今年前三季度,23 家景区接待游客1472.73万人、实现门票收入1.35亿元。
(2)非遗+研学,培育创新业态。邀请国家和省、市级非遗传承人开展传习演出和非遗教学进校园等活动,以仓山古镇为核心打造“仓山大乐”传承基地,编排乐舞《仓山大乐》《大乐歌》等作品,开展非遗课堂、非遗展演等研学活动。依托非遗保护中心、文化馆(站)等,设立非遗传习所、非遗工坊,建立省级非遗体验基地5家,省非遗保护传承基地1家,培育市级传承人42名。
(3)非遗+产业,激发消费活力。打造“中国挂面村”,传承推广“中江挂面制作技艺”非遗文化,建设家庭传统手工作坊60家。成立公益孵化平台,刺绣年画爆品年产300余件、产值45万余元,带动居家妇女30人就业。立足马井老坛泡菜制作技艺,利用数字化提升产品品质,相关企业2022年综合产值近3亿元,带动就业约400人。(德阳市文旅局)
关联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