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文化中国行|重温烽火中的梨园担当
新编京剧《新声》再现京剧入川历程

信息来源:川观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03

川观新闻记者 郑志浩

“唱新声颂英雄,振奋我民族……”9月1日—2日,成都新声剧场,成都市京剧研究院新编京剧《新声》连演两场。作为2025年荟萃蓉城暨第八届天府戏剧季精品剧目,本剧以成都京剧老一辈艺术家为原型,带领蓉城观众重温梨园中的抗战呐喊与京剧入川发展的历程。

幕布拉开,舞台上的风云岁月随之展开,将梨园不屈抗争的热血气概娓娓道来。

新编京剧《新声》剧照(成都市京剧研究院供图)

京腔蜀韵忆峥嵘

《新声》故事取材自真实历史。抗日战争期间,大批京剧艺术家从华北、华东等地辗转到西南大后方,继续将文艺星火化作刀枪。他们编演抗日戏剧,举行义演,慰劳军队,鼓舞士气。

京剧对当时爱听川剧的四川观众来说,是一种“新声”;京剧艺人,是一股新生力量。《新声》展现了以江素云为代表的京剧人,在抗战时期到四川落脚发展,逐步成长为文艺斗士的历程。

刘洁塑造的戏班班主江素云一角,带领戏班寻找落脚之地,面对反动势力、地方势力的刁难以及讨生活的困境。在京腔京韵的演绎下,外柔内刚的性格、细腻的情感融入舞台中。作为班主,她展现出护卫戏班发展的持重与镇定;面对恋人时,含蓄内敛的情感处理细腻动人;夫君离世后,继承遗志的决绝更显人物韧性。多重身份交织下,角色立体丰满。

蜀地的时代风貌也融入其中,老成都生活元素在剧中得以展现。舞台复原的老戏楼,带领观众走进烟火味道十足的场景。川军出川抗战,演员抗日热血情感的流露,推动故事走向高点,引发观众热烈掌声。

新编京剧《新声》剧照(成都市京剧研究院供图)

“在新声剧场,演《新声》这样一部剧,对我们京剧演员来说,特别有意义。”在刘洁看来,《新声》不仅要演好戏,更是还原一段可歌可泣的历史。老一辈京剧艺人本来以唱戏为饭碗安身立命,在民族存亡的危急时刻,领悟并发挥戏剧的更多作用,把唱戏化作武器,激发民众的抗争信心,鼓舞奋战的士气,自身也逐步成长为文艺斗士。

“在那样一个特殊的年代,京剧来到四川,保持难能可贵的民族气节和风骨,是我们当下值得致敬的。”刘洁表示。

打造本土京剧新IP

饰演剧中地下工作者关常生的张辉认为,剧中人物的立体性让角色立在舞台上,也立在观众的心里。谈及这一角色的塑造,张辉说,关键在于借助京剧的基本功法实现——例如,在传递情报时,目光锐利却含而不露,平稳台步暗藏紧迫;唱腔方面,老生行当的苍劲嗓音,传递出角色内心的坚定;在与同志秘密接头的片段里,节奏的微妙转变渲染出场景的紧张。

或幽默风趣、或沉稳老练的人物,丰富了此剧的人物色彩。《新声》剧目创作历时两年左右,集结了一流创作团队和成都市京剧研究院的中青代演员力量,力争将剧院传承的红色基因转化成为本土京剧剧目的新IP。

新编京剧《新声》剧照。成都市京剧研究院供图

本剧编剧潘乃奇认为,地域元素是故事重要的源泉,艺术源自生活,戏剧必须让观众产生“这就是我们自己的故事”的认同感,在舞台上需要接地气,“脱离了在地性,作品就会泯然众人。”

“京剧《新声》重点想要展现几代成都京剧艺人的奋斗、梦想和追求,以此鼓舞和吸引观众勇敢逐梦,关注传统戏曲中本土京剧的传承发展和继承创新。”潘乃奇表示。

据悉,本次演出结束后,《新声》还将根据专家和观众意见进一步打磨提升,并计划开展全国巡演,让更多观众感受到成都本土京剧艺术的魅力。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