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今年暑假文旅市场活力迸发
火热背后四川在文旅产业上做对了啥?

信息来源:四川观察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01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密不可分,要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今年暑假,四川文旅市场活力迸发,有人喜欢这里的大美风景和文化气息,有人恋上这里的烟火气。火热的背后,四川在文旅产业上做对了啥?跟随记者一探究竟。

游客:成都是一个比较有文化气息的城市,到处都可以看到“大熊猫”。

游客:它和中国其他地方不一样,非常有趣。

游客:感觉这里烟火气很足,是来了就不想走的城市。

这个暑假,位于成都市中心的宽窄巷子迎来客流高峰。青砖黛瓦的古街巷里,游人如织。据统计,今年1至7月,每天都有超过10万人次的中外游客走进这个“城市会客厅”,感受巴蜀文脉的沉淀与焕新。那么,宽窄巷子何以被“偏爱”呢?

四川成都宽窄巷子管理人员 李路:根本原因还是对城市文化精神的坚守和创新。我们要不断地赋予在地文化时代新表达,不断给这个文化街区加“新料”、加“新菜”。

四川的好耍,不止于古巷新景,更延伸到文博游、乡村游等多种玩法。在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推出“寻觅三星堆”VR体验,游客可亲手“发掘”,见证青铜神树等国宝“破土而出”;在雅安,蒙顶山景区上线剧本杀,让年轻游客在斗茶、对诗、押镖中了解茶文化。前不久,资阳安岳打造了全省首个石窟数字化文旅综合体,让千余处古代石刻得以“智慧重生”,实现文物保护与旅游开发的有机统一。

资阳市安岳县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 李伶:我们还要继续擦亮“中国石刻艺术之乡”的金字招牌,让“石窟+”重大项目成为安岳文旅发展的重要引擎。

当前,全省正以“锦绣天府・安逸四川”为品牌,打造新场景、新业态、新产品,推动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今年上半年,四川共接待游客6.82亿人次,游客总花费超9100亿元。

文旅市场的火爆彰显着四川活力,而文化创意产业的崛起则为这波浪潮再注强劲动能。今年初,“四川造”作品《哪吒之魔童闹海》以破百亿票房登顶全球动画电影票房榜;近期,成都星阅辰石收购《轩辕剑》全球永久版权,启动经典IP的多元化开发,成都悟空传媒乘AIGC风口,推动优质科幻IP影视化,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强传达。

四川新传媒集团悟空传媒总经理 郑航:从IP改编到编剧、导演,再到后期制作,我们都是一体化完成,大量融入中国文化、中国美学与科幻元素之间的视觉呈现。

游戏方面,南充9377游戏西南运营中心深耕页游、手游,持续输出优质产品;成都龙渊网络推出《物华弥新》,合作四川各大博物馆,“活化”文物,讲好中国故事。

成都龙渊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裁 孙珩:成都是数字文创产业的沃土。作为从业者,我们真实地感受到数字文创是链式反应,能把上下游产业聚集起来,串珠成链。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顺应数字产业化和产业数字化发展趋势,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提高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近年来,四川多举措推动文创产业发展:出台《四川省重大文艺项目扶持和精品奖励办法》,每年投入3亿元专项资金;以成都为核心建设产业园区,集聚超6000家文化企业,构建起研发、发行的完整链路,实现上下游高效联动。今年上半年,四川规模以上文化企业达3108家,实现营业收入2790.7亿元,同比增长8.2%。以文化创意产业为代表的新兴产业,正把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增长优势。

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产业发展处处长 方维:今年上半年,全省规模以上文化企业总资产首次突破万亿元。下一步,我们将通过文化创意、科技创新、业态创优,大力推动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繁荣文化和旅游消费市场。

记者 任琳 杨子瑞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