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以“一带一廊”为核心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
攀枝花:阳光花城的文旅新表达

信息来源:四川日报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24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兰楠

建设世界级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自然风光、三线文化这些宝贵资源,如今在文旅融合的催化下,正被重新挖掘并赋予时代价值,更深邃地重塑着这座城市的气质与脉动。攀枝花提出,到2030年,要基本建成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攀西风的世界级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是记忆中的模样。”8月的攀枝花市盐边县,雅砻江的风已带一丝凉意,远眺二滩水电站,法国人庞卡说。上世纪90年代,庞卡的父亲作为外籍工程师参与二滩水电站大坝建设。庞卡跟着父亲来到攀枝花读幼儿园。多年过去,庞卡循着一条探秘雅砻江特色文旅康养线路,寻找儿时的足迹。

加快建设国际旅游城市,攀枝花的底气源自“六度”(温度、湿度、海拔高度、洁净度、优产度、和谐度)禀赋的自然生态之美和三线建设文化等特色人文之韵。当地提出,以“一带一廊”为核心引擎,全力打造三线建设红色文化旅游发展带,加快建设安宁河阳光康养典范走廊,建设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攀西风的世界级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

安宁河边的生态走廊

打造康养产业2.0版本

旅居康养过程中,庞卡居住在盐边县红格镇联合村的民宿。刚入秋,这个以果蔬立村、旅游旺村的网红村,已处处迸发着收获的喜悦:一畦畦青翠欲滴的生态蔬菜铺满田野、一树树圆润饱满的高山梨挂满枝头;投运民宿以各自特色引客入村,在建项目紧锣密鼓忙着施工、装修……

一个个农文旅康深度融合的新场景、新业态,吸引各种资本在联合村开启民宿建设热潮。联合村村民程文峰曾在外跑运输,看到文旅康养产业发展带来的机遇,毅然回到家乡种植多肉植物,并和妻子周均莉开办了晓峰多肉民宿。“民宿开张3个月,入住率稳定在60%以上。”目前,联合村建成投运和在建的民宿已达7家。

攀枝花一年四季阳光明媚、瓜果飘香,年均气温20.3℃,年日照时数2700小时,常年来攀康养人群50万人次,每年来攀竞训的国内外专业运动队超130支,连续6年上榜“中国康养产业可持续发展能力20强市”。作为全国康养理念“首倡地”,攀枝花提出将康养产业从1.0版本升级到2.0版本。如何升级?当地明确,推动康养与文旅、运动、医疗、农业等深度融合发展。

深度融合,得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围绕建设安宁河阳光康养典范走廊,攀枝花推出漫游山海湖、研学苏铁谷、探秘雅砻江、乐享漫生活4条特色文旅康养线路。

在米易,奔腾流淌的安宁河,灌溉着这片希望的田野,也孕育出阳光康养走廊。“每天晚饭后,都会和老伴到安宁河畔散步。”撒莲镇禹王宫村鲜花里康养民宿位于安宁河北岸,居住在此的康养游客徐伟来自德阳,退休后他就跟一群朋友来到禹王宫村康养。

安宁河南岸,在以打造“中国康养第一村”为目标的攀莲镇贤家村内,不少康养游客是“安宁河打卡爱好者”。贤家村从事康养产业的农户达400余户,单日最大接待能力可达1.5万人,年接待游客约60万人次,吸引周边务工人员2000余人。

三线建设的红色记忆

工业遗产有了滚烫温度

“听故事的人,也能成为故事里的人”,这是沉浸式文旅融合场景带给游客的新奇体验。

走进攀枝花市东区兰尖社区历史文化街区,仿佛穿越回上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住房被打造成一间间颇具年代感的小屋,居住在此的每位居民仿佛都成了NPC(非玩家角色),向游客讲述攀枝花发源地的故事。

“这里是我父亲刘树桂生活工作过的地方,每一件老物件都让我们触景生情。”在兰尖社区,刘晓绯、刘晗光姐弟俩满眼都是熟悉的景象。他们的父母是攀枝花开发建设初期的建设者。1965年,刘树桂响应国家号召,从北方奔赴攀枝花,将青春与热血毫无保留地奉献给了这片热土。

曾经,“厂城一体”是攀枝花深刻的年轮。如今,当地将工业遗址活化利用与城市漫游特色有机结合起来,初步形成以吃住行游购娱等要素为主体,以工业文化遗迹、民俗文化体验、非遗技艺展示为支撑的文旅产业体系。

跟着记忆去旅行——你会发现:攀钢郝大妈餐厅变身网红打卡点、兰尖铁矿成为《流浪地球》同款矿山取景地、马家田尾矿库蝶变四季花海、韶峰型电力机车化身蒸汽朋克风“机械鳄鱼”……这些工业时代的老面孔转型为文旅新地标,让冰冷的工业遗产,重新有了滚烫的温度。

跟着光影去旅行——《火红年华》拍摄地的沉浸式体验,创业者们走过的“背水小道”、吃过的“创业饭”、住过的“干打垒”,让荧幕上的故事,化作眼前真实的感动与热度。今年,在攀枝花取景拍摄的《驻站》在央视热播。首播当天,收视率达1.8%,创全国同时段第一,也让百米钢轨生产线、老厂房、老机车成为剧迷们的打卡热门。

自然风光、三线文化这些宝贵资源,如今在文旅融合的催化下,正被重新挖掘并赋予时代价值,更深邃地重塑着攀枝花这座城市的气质与脉动。该市提出,到2030年,要基本建成具有国际范、中国味、巴蜀韵、攀西风的世界级阳光康养旅游目的地,国际旅游城市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