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市州观察丨这个“五一” ,凉山文旅“红”潮涌动

信息来源:川观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5-07

川观新闻记者  李天锐  何勤华 文/图

“从(1935年)5月3日至5月9日,7只木船,历时7天7夜,帮助中央红军渡过金沙江。”5月5日,会理市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讲解员毕学娟引导参观游客将目光投向一组人名——张朝寿、张朝福、张朝禄……“他们就是当年帮助红军渡过金沙江的船工。”

凉山是一片具有光荣革命传统、充满珍贵印记的红色热土。当年,中央红军在凉山创造了“巧渡金沙江”等伟大壮举,在冕宁彝海畔产生了“彝海结盟”等感人故事。近年来,凉山州大力弘扬红色文化、发展红色旅游,让更多人感悟伟大长征精神,也带动了当地经济社会发展。

“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走进凉山州。

传承

让红的底色更鲜明

送走一批参观游客后,毕学娟抓紧时间喝了几口水,准备迎接新一批来客。这个“五一”假期,不少游客涌入纪念馆参观,她的讲解工作明显比平时“加量”。

当年,红军进入凉山州后,途经会理、德昌、冕宁、会东、西昌等10个县(市),总行程1000余里,历时28天,留下许多感人至深、传颂至今的故事。保护传承红色基因,让红的底色更鲜明,凉山州一方面加强对红色遗迹遗址的保护和展示,推动红色旅游不断升温,另一方面做强红色文化教育,激发当地青少年爱国热情。

以会理市红军长征过会理纪念馆为例。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纪念馆以“金沙水拍云崖暖”为主题,用五个单元介绍中央红军长征中发生的重大历史事件和在会理期间的主要活动,吸引越来越多前来追寻革命足迹、感悟红色文化的参观者。

同时,凉山州将红色文化教育融入学校思政教育的全过程,广泛开展红色故事宣讲、红色主题征文等活动。

不久前,“长征路上看四川”大型宣传教育活动走进凉山州。在会理市皎平渡纪念碑广场,记者遇到了带领40名学生来参加活动的会理二小教师郑玲。她说,学校一直把长征精神作为重点教育内容,带孩子到现场参加这样的活动,希望他们能更真切感受红色文化。

“红军过(金沙)江这么艰难,才换来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在会理二小读三年级的侯梓洛说。

乌东德水电站蓄水后,皎平渡成为库区,被封存在水下。图为原址上方原貌复建的山洞。

赋能

让乡村发展更红火

红军长征巧渡金沙江的故事,在会理人张庆胜听来格外亲切,他的爷爷张朝禄就是当年帮助红军渡江的船工之一,“我从小就听父辈讲红军的故事。”

如今,他成为了一名装载机操作员,在西香高速公路的建设工地上忙碌着。这条高速公路建成后,将结束凉山州盐源县不通高速的历史。“我们会弘扬革命传统,继续努力奋斗,把日子越过越红火。”张庆胜说。

遍布凉山的红色记忆,不仅给予当地群众以精神力量,更以另一种方式赋能当地乡村发展。随着红色旅游升温,凉山州红军长征沿线县(市)纷纷抢抓机遇发展红色旅游、做强乡村经济。

依托红军渡江遗址,会理市全面推进皎平渡村红色美丽村庄建设。“‘五一’假期游客很多,我们还组织附近村民参与交通疏导、卫生维护。”皎平渡村党总支书记王继华表示。目前,该村还在发展流水养鱼项目并规划更多停车位,为旅客提供更好的参观体验。

在冕宁县彝海旁,一场场情景剧《彝海结盟》生动再现90年前的结盟场景,吸引许多游客驻足观看。近年来,该县以“彝海结盟”为精神内核,推进工业、农业、文旅强县战略,成功入选天府旅游特色县。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