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四川省首个秋假上线!
博物馆研学+公益托管 成长看护两不误
四川新闻网-首屏新闻记者 邱可欣 刘佳慧 陈淋
11月12日,四川省部分市州中小学(幼儿园)正式迎来期盼已久的首个秋假。随着假期大幕拉开,家长们的关切也随之而来:孩子假期去哪儿能玩得既开心又有所收获?双职工家庭无人看护,孩子该如何安置?
11月12日至14日,在这个一直到周末的“秋日短假”里,亲子旅行、博物馆探秘、科普体验等多样选择扎堆呈现,让这个秋天的假期格外有料、新意十足。
景区免票+博物馆“第二课堂”
亲子出游热度飙涨
秋假首日,成都机场、火车站就被亲子家庭的欢声笑语填满。去哪儿旅行平台数据显示,11月12日—16日从成都出发的机票预订量同比增长12%,西双版纳、三亚等暖冬目的地搜索热度翻倍;火车票预订更是火爆,西安、重庆、阿坝、乐山等周边线路跻身前列。与此同时,成都也成了省外亲子游的热门目的地,宁波飞成都、佛山飞成都等航线预订量显著上涨,各地家庭都想趁着秋假打卡蓉城的秋日盛景。
家里有两个孩子的成都家长何女士,正是此次秋假“出游大军”中的一员。她的大儿子上小学一年级,女儿刚上幼儿园,早早就敲定了秋假行程:“此次秋假给了我们淡季出游的机会,这段时间工作不忙,加之正值川西最美的季节,还有景区推出的好福利,太省心划算啦!便计划带着孩子自驾去川西,看美丽的自然风光,体验民族人文风情。”
何女士口中的福利,正是四川文旅为秋假量身定制的“优惠大礼包”:峨眉山、乐山大佛、青城山-都江堰等核心景区官宣“中小学生免票、家长半价”,还配套了专属研学线路;成都欢乐谷推出39元儿童票、239元1大1小亲子票,成为市区亲子打卡热门地;西岭雪山的“千秋雪·映山红”徒步挑战活动热度爆棚,首日接待游客超万人,参与徒步的孩子拿着限定奖牌兴奋合影,客流量较平日增幅超3倍。
优惠政策直接带火了秋假出行:秋假首日,夜游锦江项目迎来客流高峰,接待乘船游客超2000人次,同比增长约468%,其中免票亲子家庭、教师群体占比高达68.8%;都江堰景区作为“中小学生免票”活动的参与景区,秋假首日游客量也同比增长77.60%。
比景区更热闹的,是变身“成长第二课堂”的各大博物馆。成都博物馆开馆不到一小时,青少年展厅前就排起了长队,孩子们的提问声、笑声此起彼伏。“我们提前一个多月筹备,就是想让文物‘活’起来,让孩子真正读懂传统文化。”博物馆社会教育部副主任罗瑞雪介绍,秋假期间,馆内不仅增开了15场主题教育活动,还设计了文物主题手工互动,让孩子们亲手触摸历史文化的温度。
为了不让孩子因预约不上失望,博物馆还同步升级了服务:简化团队预约流程,线上一键就能完成原本需提前三天提交的材料;每日门票在2万张基础上再加2000张,每半天团队参观人次从300提升至600;更推出“一位成人可带两名14岁以下未成年人免费入馆”的福利,方便亲子同行。数据显示,秋假首日成都博物馆入馆人数约1.5万,未成年人占比达25%,接近暑期峰值。
景区优惠、博物馆研学、夜游体验等丰富选择,让孩子们在行走中探索世界,在体验中收获成长,让秋假成为兼具趣味与内涵的“实践课堂”。
公益托管+企业带娃
双职工告别看护焦虑
除了出游,孩子秋假还有什么别的选择?双职工父母又该如何应对?在这个假期,双职工家庭的“看护难”,正被成都用“官方带娃”的贴心服务稳稳接住。
成都交子金控集团旗下交子新兴集团便推出“秋假爱相伴,新兴护成长”员工亲子活动,40余名员工子女积极参与,解决了父母上班没时间带娃的难题。活动当天还设置了手工游戏、爱心午餐、动画观影等丰富环节,孩子们在欢乐互动中收获成长与友谊,直呼“趣味无穷”。与此同时,成都多所学校也纷纷推出托管服务,各类丰富的课外班让孩子们玩得开心、学得充实,也让家长多了一份安心。

孩子们正在参加员工亲子活动
值得一提的是,作为省妇联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的窗口和阵地,四川省妇女儿童中心的托管班更是秋假孩子们的“宝藏去处”。“办托管就是为了帮双职工家庭分忧,让家长安心上班。”音乐韵律老师罗莉一边给孩子分配座位,一边解答疑问。这里的活动按年龄段量身定制:一楼蒙太奇体验区,孩子们用彩色卡纸、羽毛创作秋日主题立体画;二楼阅读角,老师带着大家阅读绘本,开展分享会;下午的音乐律动、体能训练、电影赏析等更是让孩子们玩得尽兴。

孩子们在四川省妇女儿童中心参加活动

孩子们在四川省妇女儿童中心参加活动
“感觉特别有意思!”五年级学生蒋莲心说起托管生活时眼睛亮晶晶,“早上写完作业学画画,下午看动画电影和小伙伴做游戏,还认识了新朋友,明天要一起做手工呢!”除此之外,中心的“分忧科创营”更让孩子们直呼“过瘾”:英语课学单词、手工课做摆件、编程课做动画,搭配“寻找秋天的颜色”等趣味挑战,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收获快乐。
作为落实中办、国办《提振消费专项行动方案》及省教育厅春秋假制度的创新实践,这场秋假从不是简单的“假期增量”,而是一次精准对接家庭核心需求的民生答卷:既要让孩子们跳出课堂围墙,在秋日里触摸自然、读懂文化;也要为家长们破解看护难题,让假期真正成为“孩子有收获、家长无顾虑”的亲子共赢时光。这个秋假,从机场火车站的熙攘人流到景区里的亲子笑颜,从博物馆里的探索身影到托管班的欢声笑语,都在诉说着一场“有温度、有内涵、有保障”的假期实践。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关联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