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川报关注|打造文旅融合新引擎
广安市前锋区全域旅游提档升级

信息来源:川观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30

海韵 姜曦悦/文 丁彦博/图

秋意渐浓,广安市前锋区四方山康养旅游度假区生态露营基地里,一顶顶帐篷错落分布,游客或漫步林间,或围坐聊天,尽享山野之趣......众多游客选择“住进风景里”,体验自然之美。游客王勤赞叹:“这里环境舒适、空气清新,露营设施完善,帐篷里还配有床铺,体验感非常好。”

立足于建设重庆都市圈北部文旅副中心的定位,前锋区围绕“山上养身、江畔悦心、城中乐享”文旅新生态进行战略定位,着力构建“山江联动、城乡融合”的发展格局。今年以来,前锋区紧扣“安逸广安·刚好前锋”主题,持续推动文旅活动升级,文旅产业成为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截至10月底,全区重点景区接待游客量持续攀升,文旅产业呈现稳步增长态势。

从“点状分布”到“全域联动” 以资源整合塑造品牌

10月下旬,在观塘镇仁和寨,游客沿着乡间小道走进仁和居农家院,一边远眺云海风光,一边品尝农家菜肴。“我们持续优化仁和寨旅游体验,近期新增多处拍照打卡点,满足游客‘出片’需求。”仁和村党支部书记吴德平介绍。

不远处的广安青花椒现代农业园区,博览园、主题文化展馆等设施相继落成,已从单一的种植基地发展为集观光、体验、文化展示于一体的综合景区,成功创建为四川省四星级现代农业园区和国家3A级旅游景区,成为游客热门打卡地。

地处龙滩镇的欢喜坪旅游度假区,平均海拔1100米,森林覆盖率超过 80%,夏季凉爽,是理想的避暑胜地。度假区负责人李佳鑫表示,景区通过“露营+”模式,整合非遗展演、山地休闲等业态,打造沉浸式旅游体验。开业以来,景区累计接待游客 170 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 7000 万元。

四方山康养旅游度假区光影璀璨

位于桂兴镇的四方山康养旅游度假区,依托生态资源高水平打造康养中心。近期,景区策划推出“森系盛宴·古韵四方”游园活动,涵盖古风集市、森林火锅、亲子DIY等项目,吸引了众多游客。今年8月开放以来,度假区累计接待游客超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约100万元。

四方山康养旅游度假区运营负责人唐仙舟介绍,依托华蓥山气候宜人、泉水富含锶元素、山缓谷浅地势平坦三大优势,目前正加快建设精品民宿、富锶水疗中心和药膳食疗项目,打造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康养疗养于一体的旅游目的地。

在桂兴镇天才村总长3.8 公里的喀斯特溶洞香雪洞里,钟乳石形态各异、石群瀑布妙趣天成,洞外则有“稻田鹅”风光,脆李点缀在青山中。前锋区正规划将溶洞资源转换为洞穴咖啡店、洞穴书屋等文旅消费场景,打造桂兴—龙滩山野慢生活理想地。

近年来,前锋区编制完成《前锋区全域旅游总体规划》,明确“山上康养休闲、山下生态农业观光”双核驱动模式,重点推动四方山康养旅游度假区、欢喜坪旅游度假区、龙滩镇水源村茶叶基地与龙滩水库联动发展。与之相配套,四方山—欢喜坪快速交通网络正加快完善,包括徒步道和骑行绿道,沿途设有服务驿 驿站及观景平台。

前锋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共有重要旅游资源 19 处,未来将纳入大华蓥山旅游开发总体规划。在空间结构上,前锋区通过交通环线建设,破解旅游资源分散难题;在统筹开发方面,度假区项目与农业产业园连片发展,构建华蓥山康养旅游线路与渠江生态观光线路。

如今,前锋区已打造出一批本土特色品牌,“文旅+产业”“文旅+非遗”正在深度融合。大良田园创建为国家 3A 级旅游景区,欢喜坪村获评省级乡村旅游重点村,“非遗四川·百城百艺”非遗体验活动顺利落地,宕渠双竹连响已入选省级非遗项目名录。

从“单一观光”到“多元体验” 以业态创新促进文旅融合

前锋区以多元活动赋能文旅产业,构建 “线上+线下”“群众+游客”“传统+潮流”全域体系。区文化馆、图书馆开展“文图线上过‘双节’”活动,假日期间累计接待群众近 2000人次。“通过文化志愿者的演绎,我们将文化资源 输送到基层,以诗化人、以乐育人,推动文旅深度融合。”前锋区文化馆工作人员李育薇表示。

今年上半年,“相约前锋·初夏趣玩季”夜间文化活动在海绵运动广场启动,以“非遗+国 潮 潮 ”为主线,打 打造互动展演、创意市集等新体验。“在活动核心板块,非遗展示区以图文并茂的形式,介绍宕渠双竹连响等特色项目。”前锋区文化馆馆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主任李革介绍,非遗主题摄影作品《非遗进校园 ——宕渠双竹连响》获得多项国内奖项,文化影响力不断提升。

围绕多元文化活动,前锋区构建“阅读+非遗+艺术”服务矩阵,不断创新公共文化服务: 在海绵运动广场、城市中央公园等地举行川工木雕展示、桂兴唢呐制作体验、宕渠双竹连响健身操表演等文娱活动,形成“ 早晨练、午休闲、夜体验”城市文旅地图。世界读书日期间,前锋区举办“我与孩子共读书 书香传家促幸福”亲子阅读活动。

文旅产业发展,离不开业态拓展。四方山康养旅游度假区计划推出四季精品旅游路线,分别为春季茶园观光制茶、夏季森林避暑休 闲 、秋季登高云海观赏、冬季雪原登山赏雪。今年,前锋区还引进四川逸品山居旅游发展有限 公司等企业,完成文旅项目投资超10亿元,推 动“森林树屋”“林下露营”等业态落地。

“文旅+”跨界融合,极大延伸产业链条。广安青花椒主题公园、大良田园3A级旅游景区 推出“园区+研学+旅游”模式,带动乡村旅游收入增长。欢喜坪旅游度假区开发滑翔伞、攀岩等户外项目,打造山地运动新亮点。惠民摄影展走进多个村镇,展现农村新貌。

“我们还通过‘百姓大舞台’赛事挖掘人才,培育《幸福中国》《龙船调》等文艺精品。”前锋区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这样能形成“赛事—人才—品牌”的闭环,极大提升当地文化软实力。

游客在观塘镇仁和村千亩油菜花田游玩

从保护利用到市场拓展 实现资源保护与区域协同

在推动文旅融合发展的同时,前锋区高度 重视资源保护与利用并重。为把“小竹子”做成 “大产业”,前锋区立足渠江前锋段的生态资源,突出“竹旅研学”特色,串联碧峰竹海、大小良城、三溪码头、永光仪器厂旧址等节点,打造融合生态景观与特色体验的滨江休闲走廊。

协同发展构建可持续生态。2024 年,前锋区推进第四次全国文物普查,摸清全区文物家底,同时实施观阁黎氏宗祠、永光仪器厂旧址 等文物修缮工程,有效保护历史文化遗产。如今,永光仪器厂旧址内 33 座建筑错落有致,既有市井烟火味,又有森林野趣美。

区域协同开拓市场,打造产业增长极。目前,前锋区积极对接成渝地区,深化与重庆、达州等周边城市合作,推出“一县一歌”天府县域宣传活动;与重庆市酒店行业协会敲定康养中心合作细节,由运营公司开展管理团队招聘入驻、设施设备市场化运营改造等工作。

积极应对人才短缺挑战,建立文艺人才库。前锋区与四川旅游学院等高校合作,培养复合型文旅从者,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培训文化站工作人员、村(社区)文化管理员,从阵地管理、活动开展、队伍建设等方面进行培训,提升业务能力和服务水平。

在融资方面,前锋区创新“专项债券+市场化运营 ” 模式,引入战略投资者,破解融资难题。此外,与成渝、江浙、闽粤等地加强区域联动,开发旅游路线与产品,进一步拓展文旅市场。

今年以来,前锋区争取省级文旅融合示范 项目资金 800 万元,专项债券发行超 1 亿元,为文旅项目建设提供有力支撑。前锋区相关负责人表示,力争到 2027 年,文旅基础设施日趋完善,培育一批非遗传承体验基地、网红打卡点,成功创建省级旅游度假区,实现旅游总花费达到 30 亿元。

为贯彻落实广安市委关于推进文旅深度融 合发展的决策部署,前锋区将立足本地资源禀赋,坚定以文塑旅、以旅彰文,全力构建“山上养身、江畔悦心、城中乐享”的文旅新生态。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