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首届文物保护利用大会泸州启幕
非遗文创“出圈”助力文旅融合

信息来源:川观新闻   作者:   发布时间:2025-10-17

泸州观察 张其

10月16日,首届文物保护利用大会在泸州正式启幕。大会以“保护传承 创新共享——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为核心主题,汇聚了来自全国的专家学者、文物保护一线工作者、高等院校及科研机构代表,以及社会力量从业者共计700余人。与会嘉宾将围绕文物保护管理升级、社会力量参与机制、文物价值深度挖掘、多元阐释展示路径及“让文物活起来”等前沿议题,通过主旨发言、专家沙龙、经验交流等多形式研讨,共同探索文物保护利用“共护、共享、共赢”的实践新路径,为新时代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凝聚共识、贡献力量。

场内思想碰撞热烈,场外特色展示同样吸睛。开幕式后的8分钟休息时段,会场外精心布置的泸州特色产品展区迅速成为焦点,吸引参会人员驻足参观。泸州博物馆文创产品、毕六福油纸伞、袁氏中国结等“泸州名片”依次设展,以实物为载体传递着这座城市的历史底蕴与文化魅力,让文物保护大会的专业氛围中,融入了鲜活的地方生活气息。

“今天带来的油纸伞品类很全,既有装饰性的小巧摆件伞,也有能遮阳挡雨的实用常规伞,还有工艺复杂的大型观赏伞。大家可以近距离感受非遗工艺,有喜欢的也能直接购买。”毕六福油纸伞工作人员黄玉霞介绍,休会短短几分钟内,就卖出了6把油纸伞,其中便携款装饰伞最受青睐。每一笔成交后,黄玉霞都会细心叮嘱:“油纸伞怕潮,淋了雨一定要撑开晾干再收,这样才能更好保存。”

将泸州文化元素“织”进绳结的袁氏中国结,也在展区收获了大量关注。“我们这次带来的产品分‘传统’和‘创新’两大系列:传统款坚持用一根线纯手工编织,保留最地道的绳结技艺;创新款则融入了泸州白塔、泸州河川剧、合江荔枝、泸县桂圆等本地特色元素,让传统手艺更有‘泸州味’。”江阳袁氏绳结非遗代表性传承人袁雪梅拿起一款白塔造型的中国结,向参观者展示设计巧思。

“除了会场外的展区,我们还在毗邻会场的‘飘香酒谷休闲服务区’,同步设置了非遗体验区和本地特色消费场景。”泸州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借助首届文物保护利用大会这一平台,让更多人透过这些特色产品,深入了解泸州的历史文化与生活美学,推动文物保护成果与地方文旅发展深度融合。

为进一步提升参会人员的消费体验,大会还同步启动了文旅促消费活动,推出“满100元立减40元”“满50元立减20元”两大优惠。活动期间,参会人员只需前往展销现场,通过微信或翼支付扫描活动二维码,即可领取优惠券,每人每天可领取1张,切实让利于消费者,助力地方特色产品走向更广阔市场。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