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嘎哟啦”旋律响彻球场,“川超”赛事燃爆凉山

“川超”赛场上,球迷挥旗助威。 凉山观察 王荣升 摄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何勤华
10月12日,四川省城市足球联赛(简称“川超”)继续进行,凉山好医生队客场对阵乐山味道非常队,以2∶1的比分赢得比赛。这是“川超”开赛以来凉山好医生队参与的第三场比赛。在10月2日举行的上一场比赛中,凉山队在凉山民族体育场主场迎战眉山队,以6∶0击败对手。
球场上,凉山球员激烈拼抢;球场下,凉山文旅商农体融合的探索也是亮点频现。以“川超”为契机,凉山州积极探索“赛事为核、多业联动”的发展模式,一手抓全民健身,大力发展多项运动,一手抓文旅商农体融合发展,不断激发城市活力,通过串联文化展演、旅游推广、商业促销和农业特产展示,释放出“一场比赛、多方受益”的“乘数效应”。
从“足球热”到体育兴
10月2日,一群特殊的小球迷亮相凉山民族体育场,为“川超”比赛加油鼓劲。她们是来自凉山州布拖县的布拖女足。
2016年,布拖县建立起第一支校园女子足球队。经过刻苦训练,她们不断在全州、全省比赛中取得佳绩,“全国第一支彝族女子校园足球队”名声也越来越响。今年,这支球队就有6名队员入选中国中学生女足集训队。
不光是女足。截至目前,布拖中学、拖觉镇小学、依撒小学、俄青小学等4所“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共组建校园足球队11支,吸纳队员257名。
布拖县的“足球热”是凉山足球事业发展的一个切片。近年来,凉山大力培养足球后备人才。目前,全州共有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特色学校83所,实现了每个县(市)均至少有一所小学、一所初中、一所高中系统开展足球训练,还常态化举办州、县、校三级校园青少年足球比赛,并组队参加各类省级比赛。
不仅如此,凉山还被国家体育总局确定为西部地区体教融合足球青训体系建设试点地区,并成为教育部全国青少年足球人才培养改革试点地区。
结合“川超”,凉山积极引进和举办各类赛事,加大全民健身的推广力度。据介绍,西昌邛海湿地马拉松等赛事的筹备工作正有序推进,良好运动氛围正在凉山形成。
从一票通游到双向引流
在10月2日的凉山民族体育场,足球比赛还未开始,文艺演出已将气氛推向高潮。经典彝族民歌“嘎哟啦”旋律响起,引发全场大合唱;紧接着,大凉山妞妞合唱团的《玉盘》在大屏幕上亮相,纯净童声营造出激情与感动并存的独特魅力;随后凉山州歌舞团的专业表演,更是在场内激起阵阵掌声。
这不仅是一场赛事,也是一场文化盛宴。据介绍,凉山队的主场比赛共聚集球迷、志愿者、工作人员、参赛队员等20000余人,实现直接经济效益242.8万元。恰逢国庆中秋假期,这场赛事还带动了当地住宿、餐饮、交通、旅游等产业发展,实现间接经济效益超千万元。
将赛事吸引力延伸到场外,凉山还联动8个A级景区,推出“跟着‘川超’游凉山”一票通游计划。教练员、运动员凭参赛证件可免景区门票,球迷持观赛票根可享受景区门票5折优惠。
抢抓赛事热度,凉山州商务局也精心组织开展一系列促消费活动,通过构建“观赛+消费”双向引流模式,推动消费实现显著增长。
10月2日,距离比赛开场还有3个多小时,凉山民族体育场外的“川超农文商市集”已人流如织。30个精心布置的展台,涵盖特色美食、当季农特产品、快消服务、文旅展示四大业态,吸引众多游客和球迷。据统计,仅10月2日当天,凉山州就通过展销促销、消费券发放及“票根经济”联动等方式拉动消费3288万元。
关联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