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工作简报2025年第8期

信息来源:大草原文旅发展联盟秘书处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8-29

要  目

【工作简讯】

●四姑娘山联动马尔康民俗活动 多元举措赋能阿坝州文旅融合

●阿坝发展万象新 | 黄河九曲第一湾迎来泰国百商 共探阿坝文旅合作新篇

●泰国旅行商齐聚红原,共探文旅合作新篇

●松潘县:2025年黄龙庙会圆满闭幕 文化盛宴引客来

●阿坝县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集中宣讲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甘孜县考察团赴壤塘“取经”非遗文化产业,共谋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新路径

● 康定:以文明城市建设为引领激活非遗保护新动能

●石渠县的嘛呢石经墙

●理塘县格木乡“第十四届格萨尔赛马会”诚邀您的参与

●暑期不“空窗”!巴塘县多部门联动打造青少年成长“第二课堂”看巴塘       

●色达县16个项目、56人上榜第九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工 作 简 讯

●四姑娘山联动马尔康民俗活动 多元举措赋能阿坝州文旅融合

2025 年 7 月 11 日,在马尔康嘉绒锅庄民俗传统系列活动新闻发布会上,四姑娘山景区向媒体介绍景区概况及联动举措,旨在通过跨区域联动,为游客带来文旅融合新体验。

此次联动马尔康嘉绒民俗传统系列活动,四姑娘山景区从三大维度推进深度合作: ——推出文旅专属福利,让参与更便捷。活动期间,凡参与圈舞比赛、马拉松等赛事的选手,均可享受专属福利,在沉浸民俗活动之余,轻松领略四姑娘山的雪山盛景与自然之美。 ——打造全域旅游精品线路,让体验更丰富。串联马尔康与四姑娘山特色资源,精心打造两条精品旅游线路:一条是“嘉绒文化之旅”,以“壮美风光+人文底蕴”为核心,沿途既能饱览四姑娘山的雪山草甸、峡谷溪流,又能深度体验马尔康独特的嘉绒藏族民俗、传统节庆,让自然与人文交融;另一条是“红色康养之旅”,聚焦“红色传承+生态康养”,游客可追寻红军长征足迹、感悟红色历史,同时在四姑娘山的森林草甸间放松身心,实现精神与身体的双重滋养。 ——定制特色体验福袋,让融合更深入。为参赛选手定制景区特色体验福袋,融合自然探索、文化体验等多元内容,让大家在感受嘉绒文化魅力的同时,深度触摸四姑娘山的生态肌理,推动“文化体验+生态观光”深度融合。

●阿坝发展万象新 | 黄河九曲第一湾迎来泰国百商 共探阿坝文旅合作新篇

近日,为推动中泰文旅合作,促进入境旅游发展,一场备受瞩目的泰国百商踏线阿坝州活动成功举办。7月11日起,近百家泰国旅行商、旅行社代表齐聚阿坝州,开启为期五天的深度踩线之旅,其中若尔盖县的黄河九曲第一湾成为行程焦点。

活动期间,84余位泰国旅行商来到这里,他们被眼前开阔的视野和优美的景色深深吸引。与泰国的热带风情不同,这里广袤的草原、湛蓝的天空、凉爽的气候,给泰国客人带来全新的体验。

此次踩线不仅是观光,更是中泰文旅领域的深入交流。实地考察后,泰国旅行商与阿坝州文旅部门、旅游企业围绕线路开发、市场推广、客源互送等展开探讨,此次活动将加深泰国旅行商对阿坝州旅游资源的了解,为双方深度合作打基础。未来,阿坝州将持续优化服务,加强与泰国等东南亚国家的文旅交流,推动跨境旅游繁荣发展。

●泰国旅行商齐聚红原,共探文旅合作新篇

在中泰建交50周年这一具有特殊意义的年份里,为推动入境旅游的稳健发展,强化与泰国旅游业界的交流合作,7月12日,来自泰国的近百家旅行商、旅行社齐聚阿坝州红原县,共同探索泰阿文旅合作的全新路径,力促前期文旅出访成果落地生根。他们也认真听着关于景点历史文化的介绍,不时就文化内涵、旅游体验项目等方面提出问题,深入了解当地的人文风情。

通过此次泰国旅行商的实地考察,未来有望开发出更多契合泰国游客喜好的特色旅游线路,如结合草原文化体验、民俗节庆活动等元素,吸引更多泰国游客前来感受红原的独特魅力。 红原县也将以此次活动为重要契机,积极与泰国旅行商、旅行社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进一步加强沟通与协作,实现客源互送、产品互推,共同推动文旅产业的繁荣发展,书写中泰文旅合作的崭新篇章,让红原的美景与文化在泰国市场绽放光彩,也让泰国游客的热情与活力为红原文旅注入新的生机。

●松潘县:2025年黄龙庙会圆满闭幕 文化盛宴引客来

近日,承载着近六百年历史的省级非遗盛会——2025“石榴花开·黄龙庙会”在阿坝州松潘县举行。这场融合“文化+自然”双重魅力的夏日盛宴,以丰富民俗活动、创新双语直播、共创祈福长卷三大亮点,吸引八方游客共赴这场民俗与山水交融的盛会。据统计,黄龙庙会期间,黄龙景区共接待游客43038人次。

本届黄龙庙会各项活动充分展示了藏、羌、回、汉各民族特色传统文化,生动彰显了民族文化自信,更以文化创新为传统注入新生机,在助推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同时,让古老民俗在新时代绽放光彩。

●阿坝县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 集中宣讲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7月11日,县委常委会召开(扩大)会议,集中宣讲省委十二届七次全会精神。

会议指出,此次省委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四川省委关于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化旅游业的决定》,对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作出系统谋划和整体部署,进一步拓展延伸了省委“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发展战略,进一步丰富完善了新时代治蜀兴川总体工作格局,凝聚了思想共识,明确了着力重点,增强了奋进力量,必将点燃四川文旅融合发展新引擎、推动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全县上下要全面把握精神实质,深刻领会核心要义,充分认识“文旅产业是支柱产业、民生产业、幸福产业”的深刻内涵,在大局中把握省委推动文旅深入融合发展、做大做强文旅产业的战略意图、主攻方向、重点任务,与州委建设国际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总目标结合起来,与县委打造川西北地区生态文化旅游目的地的谋划部署结合起来,抓住重点、突破关键,推动全县文旅真融合、真发展。

●甘孜县考察团赴壤塘“取经”非遗文化产业,共谋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新路径

为深入学习非遗文化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深化区域合作,7月11日至13日,甘孜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张兴强率县经信商务局、文化广电旅游局、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等5个部门相关负责人,赴壤塘县壤巴拉文化创业园开展深度考察调研。此次考察聚焦壤塘县将非遗资源转化为富民产业的创新实践,旨在为甘孜县非遗保护与乡村振兴提供可借鉴的发展范式。

考察团一行通过实地走访观摩、听取讲解、现场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非遗技艺传承和培训、促进当地农牧民就业机会、文化产业规模等情况。在格玛热民族工艺中心,占地1.5万平方米的园区内,藏陶、藏纸、藏香三大非遗项目的保护传承与创新开发体系令考察团印象深刻。

● 康定:以文明城市建设为引领激活非遗保护新动能

文明城市建设不仅是市容市貌的升级,更是城市文化底蕴的厚植。康定市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文明城市建设深度融合,以“保护文化遗产·我们在行动”为主题,通过文旅融合、体系构建、创新传播等举措,让千年非遗在文明城市建设中焕发时代光彩,为川西北文化传承树立标杆。

在文明城市创建中,康定市将国家级非遗项目“四月八”跑马山转山会打造成文旅融合标志性IP。2025年5月举办的民间手工艺盛典吸引数万市民游客参与,18位民间艺人携鱼通刺绣、木雅服饰制作技艺、唐卡绘画、藏靴制作技艺等绝技亮相,通过传统技艺与现代审美的融合,既展现了康巴文化魅力,又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能。该活动作为“四川省非遗与文旅融合优秀案例”,已成为文明城市建设中彰显文化自信的重要窗口,让市民在参与中增强文化认同,让游客在体验中感受城市文明底蕴。

康定市构建“挖掘-申报-培育”全链条非遗保护机制,将文明城市创建中的系统性思维融入文化遗产保护。2025年上半年新申报8个州级非遗项目及10名非遗传承人,目前全市拥有1项国家级、6项省级、19项州级、8项县级非遗项目,5名省级、20名州级、10名县级非遗传承人,形成完善的“金字塔式”传承体系。同步认定的鱼通刺绣工坊、木雅服饰制作技艺等14家县级非遗工坊,既带动了就业,又成为非遗创新转化的示范基地,让文化遗产保护与民生改善、城市发展同频共振,为文明城市建设增添“文化民生”底色。

如今,康定市以“非遗为魂、文旅为体”的发展模式,推动木雅文化、鱼通文化等特色资源与现代产业深度融合,着力打造“康定溜溜调”“四月八转山会”等非遗品牌。在文明城市创建中,通过文化遗产的活态传承与创新实践,不仅丰富了城市文明内涵,更探索出一条以文化人、以文塑城的“康定方案”,为川西北文化生态保护区建设与文明城市建设协同推进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

●石渠县的嘛呢石经墙

穆日嘛呢石经墙和巴格嘛呢石经墙分别位于石渠县格蒙乡和长沙贡马乡。

穆日嘛呢石经墙由刻满佛教经典和佛菩萨等图案造像的石块堆积而成,墙体内嵌有石刻佛像近千尊、梵文和藏文的经文,以及数以万计的大小玛尼石板。

巴格嘛呢石经墙是经吉尼斯认证的全球最长石经墙。360多年前,由一世巴格喇嘛桑登彭措开始堆叠,经历代巴格喇嘛活佛的维修和加长,现石墙长1.7公里,高3米左右,墙体内有石刻佛像3000多尊,刻有藏文《甘珠尔》、《丹珠尔》,以及《贤劫经》、《解脱经》等。它是太阳部落的“信仰长城”。

●理塘县格木乡“第十四届格萨尔赛马会”诚邀您的参与

格木7月,骏马膘肥体壮,牧歌悠扬回荡,一幅如诗如画的草原盛景铺展开来。为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挖掘格萨尔文化的深厚精髓与内涵,传承民族传统体育,展现格木赛马运动的独特特色与卓越水平,格木乡“第十四届格萨尔赛马会”将于2025年7月17日在藏迟草原盛大举行。

●暑期不“空窗”!巴塘县多部门联动打造青少年成长“第二课堂” 看巴塘  

“跟着国家级传承人学跳弦子舞、拉弦胡、演藏戏,这样的机会太难得!”7月10日,在县文旅局暑期青少年免费非遗培训班报名现场,学生家长一边填写报名表,一边难掩期待地说。记者在现场看到,不少家长带着孩子有序排队咨询登记。据了解,该活动将于7月21日至8月8日正式开课,设置弦子舞蹈、弦胡演奏、藏戏表演三大核心课程,由国家级、省级非遗传承人亲自授课,让青少年在一招一式的技艺学习中,深入领悟非遗背后的历史脉络与文化内涵,为非遗传承注入青春活力。对于热爱运动的青少年而言,县教体局推出的“嘻啵假期”公益性篮球夏令营成了暑期热门选择。区别于常规培训,本次夏令营以“强体魄·聚团队·促发展”为目标,设置基础技能训练、团队对抗赛、篮球文化讲座等多元内容,既邀请专业教练提升青少年篮球技术,更注重通过团队协作训练培养坚韧意志与集体荣誉感。

●色达县16个项目、56人上榜第九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单! 

近日,甘孜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发布“关于公布第九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名录的通知”甘府发〔2025〕3号。 

由各县(市)申报的第九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共376项)和代表性传承人(共1198人),已经州级专家评审通过和社会公示,予以公布。 其中,色达县16个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及56位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上榜第九批州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