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工作简报第42期

信息来源:“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秘书处   作者:   发布时间:2025-09-30

导 读

◆工作简讯

1.金沙遗址博物馆“万物青”线上展正式上线

2.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现场推进活动举行

3.2025年地震遗址保护国际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

4.《骑鹤下扬州 花满锦官城——五代十国时期的双城记》开展

5.《乾坤正气——关羽造像古今源流精粹展》开展

◆重要资讯

6.四川公布最新批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

7.古蜀文明与世界对话——2025年三星堆论坛在德阳启幕

8.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

◆工作简讯

金沙遗址博物馆“万物青”线上展正式上线。9月5日,“青・韵——文物里的中国传统色彩美学”特展配套线上展览——“万物青”正式上线。线上展览以“青”为核心主题,通过序章和“天成”“手作”“见山”三个单元,展示天然玉石之青、手作瓷器之青与山水画作之青,运用数字交互、动画视频与AI生成等技术,使观众足不出户化身参与者,全方位感受“青,生也”的哲学意境与视觉诗意。

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现场推进活动举行。9月9日上午,三星堆文化旅游发展区现场推进活动顺利举行,标志着这一备受瞩目的重大文旅项目正式启动。未来将依托三星堆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特色场景打造与深度文化体验设计,与三星堆遗址公园、三星堆博物馆形成“三足联动”之势,共同铸就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中华文化标识。

2025年地震遗址保护国际学术交流会成功举办。9月24日,2025年地震遗址遗迹保护国际学术交流会在汶川县举行。此次会议汇聚中国、意大利、希腊等国文化遗产保护、防震工程及博物馆馆藏文物防震领域的专家学者,围绕地震遗址的动态监测、藏羌传统建筑抗震性能与可移动文物防震保护技术等课题深入交流,为地震遗址遗迹保护贡献智慧力量。

《骑鹤下扬州 花满锦官城——五代十国时期的双城记》开展。9月29日,在成都永陵博物馆综合馆一层临展厅,《骑鹤下扬州 花满锦官城——五代十国时期的双城记》正式开展。本次展览以“五代十国双城记”为核心主题,通过“古城遗址”“货殖通衢”“葬仪流风”“乐舞遗珍”四大单元,构建起扬州与成都的多维对比叙事。在视觉设计上亦巧思十足,以“碧波蓝”与“粉锦色”作为核心色彩符号,其中碧波蓝象征历史底蕴深厚的扬州,粉锦色代表文化璀璨的成都,通过色彩语言直观构建两城的文化辨识度。展览展出的錾刻金佛造像、人形银棺饰、鹤形银棺饰、以及寻阳长公主墓、吕德柔墓出土的一批精美木俑,首次在成都集中面向公众展出。展览展出时间为2025年9月29日至2026年3月31日。

《乾坤正气——关羽造像古今源流精粹展》开展。9月30日,在成都武侯祠博物馆三国文化陈列室展厅广场,《乾坤正气——关羽造像古今源流精粹展》正式开展。展览依托关羽研究相关学术成果,通过“他的生平”“他的故事”“他的造像”“他的遗存”四个版块,展示三国人物关羽背后的历史源流,实现传统与当代的有机链接。展览展出时间为2025年9月30日至2025年11月15日。

◆重要资讯

四川公布最新批次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日前,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四川省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第九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本批次公布的四川省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共32处,涉及龙藏寺、高山古城遗址、自贡玉川公祠等,分布在成都、自贡、泸州等14个市(州);公布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86处,涉及东华门遗址、陕西会馆、张大千故居等,各市(州)均有分布。此次保护范围的公布,是四川扎实推进文物事业基础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对贯彻落实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推动文物保护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深化文物保护利用改革具有深远意义。下一步,四川省文物局将会同自然资源厅依法划定公布相应文物保护单位建设控制地带及配套图则,进一步加强文物监管工作,积极推动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等历史文化保护线全面纳入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管理。

古蜀文明与世界对话——2025年三星堆论坛在德阳启幕。9月27日,由四川省文物局、中共德阳市委宣传部、中共广汉市委主办,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星堆研究院)、三星堆遗址管委会、三星堆博物馆、中共广汉市委宣传部承办,由四川大学、四川省考古学会支持的2025三星堆论坛开幕式暨主论坛开幕。本次论坛以“考古学视野下的文明互鉴”为主题,突出学术性、国际性和创新性,搭建起跨学科、跨地域的文化交流平台。活动设开幕式暨主论坛,“文明解码”“全球对话”“文化传播”“青年创新”4个分论坛,汇聚全球专家学者,围绕三星堆考古研究成果、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公众考古与文化传播等交流研讨,以千年文明之光辉映美美与共的时代光彩。在德阳,三星堆不再只是教科书上的文明符号,而是可听、可感、可对话的文明实体。从学者严谨的论文到青年创客的脱口秀,从青铜启幕的光影秀到“堆友”沙龙的欢声笑语——这场论坛,向国际社会展示了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为生动诠释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各美其美的独特魅力注入了古蜀力量。

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9月26日,“宝墩遗址考古三十年暨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高质量发展”主题活动在成都新津举行。宝墩国家考古遗址公园正式开园,标志着宝墩古城遗址作为古蜀文明、中华文明重要标识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全新篇章。国家文物局考古司、省市文旅部门相关负责人,以及李水城、何一民、孙金松、刘志岩、颜劲松、项瑾斐、常怀颖等考古文博专家,12家长江流域遗址公园代表齐聚新津,共同见证这一古蜀文明保护传承盛事。活动现场,“古蜀文明保护传承联盟”成立,并发布了《古蜀文明保护传承宝墩共识》,旨在通过资源整合与协同合作,全面提升古蜀文明的文化软实力与国际影响力。国家文物局专家库专家、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中心总工程师项瑾斐说:“宝墩考古遗址公园建设从规划设计到挂牌国家级考古遗址公园,走过了意义非凡的30年,公园与田野、林盘、村落相融,为遗址的活化利用创造了良好的环境。”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