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工作简报第19期

信息来源:“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秘书处   作者:   发布时间:2024-01-30

导 读

◆工作简讯

1. 置身考古现场、梦回古蜀王朝音乐剧《三星堆》成都首演

2. 罗家坝遗址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

3. 四川省博物馆学会第三届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次理事会在西昌召开

4. 地震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交流会在绵阳顺利举办

5.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吉金万里”成为一场风靡海内外的文化盛宴

◆重要资讯

6. 四川大学成立三星堆与古代文明研究所

7. 2023年全省革命文物工作培训班举办

8. 先秦时期巴蜀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汉考古整理基地成功召开

◆工作简讯

置身考古现场、梦回古蜀王朝音乐剧《三星堆》成都首演。10月14日晚,备受期待的音乐剧《三星堆》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正式首演,现场浑厚有力的唱声响起,观众仿佛穿越到三千年前的古蜀国,与神秘的古蜀人展开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作为“走进三星堆,读懂中华文明”全球推广项目之一,《三星堆》自建组以来就备受瞩目,讲述了古蜀国与现代两个不同时空交错进行的故事,以考古学家为主要角色,歌颂匠人精神,通过考古工作者“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薪火相传地探寻历史的过程,展现了中国人从古至今都未曾改变的,对于梦想与未知世界的探索精神。14日至15日,《三星堆》在成都高新中演大剧院连演两日。成都站演出结束后,该剧还将前往深圳、广州、北京等地巡演,与更多观众朋友共同感受“考古现场”。演出现场,以三星堆遗址为背景的舞台,在视觉上沉浸式还原了“古蜀王朝”,让观众身临其境。表演中,当青铜大立人、青铜大面具、青铜神树等三星堆代表性文物复刻版从舞台上空降落下来,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除了别具匠心的道具,现场还通过两百余台电脑灯,呈现不同场景的光影效果,营造出极具冲击力和感染力的现场。通过舞台跨时空连接古蜀国与现代,让观众在置身考古场地的同时,也感受到三千年前古蜀国的璀璨与辉煌。在创作过程中,因涉及大量文博知识,为保证作品结构顺畅、逻辑严谨,主创们查阅大量文献资料,还多次前往三星堆遗址及三星堆博物馆采风,与三星堆两代考古专家深度交流,竭力在舞台上呈现真实的考古现场及文物原貌,以展现神秘悠远的古蜀风貌。

罗家坝遗址助推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今年中秋、国庆假期,开馆不到半年的罗家坝遗址博物馆成为新晋的“流量密码”,各地游客纷纷前来打卡,感受巴文化的魅力。自1999年至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及相关单位先后对罗家坝遗址进行了八次考古发掘,清理东周墓葬250余座,出土各类文物3000余件。这些珍贵的历史遗存不仅是解读中华民族从多元走向一体的典型代表,也为丰富巴蜀文旅图谱、加快推进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添了一把“火”。目前,反映罗家坝遗址历次考古发掘的简报、100余篇论文已经面世,初步构建起了罗家坝遗址的考古学研究体系。近年来,四川、重庆在共建协同发展机制、共塑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品牌形象等方面积极探索,成立巴蜀文化旅游推广联盟、成渝地区图书馆联盟、巴蜀世界遗产联盟、巴蜀石窟文化旅游走廊联盟、成渝地区文化馆联盟、川渝非遗保护联盟等合作联盟,通过推动重点文物保护项目及联合举办展览展示活动等,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已有显著成效。以璀璨夺目的三星堆、金沙遗址、罗家坝、大足石刻等文化遗产为载体,打破川渝行政壁垒。川渝两地正携手创新推动巴蜀文化遗产保护利用,联合开展产品创新,有效激发了巴蜀文旅活力。

四川省博物馆学会第三届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次理事会在西昌召开。10月17日至18日,由四川省文物局指导,四川省博物馆学会主办,四川博物院、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博物院承办的四川省博物馆学会第三届第三次会员代表大会暨第三次理事会在西昌召开。来自全省各家成员单位共商四川博物馆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学会会员单位代表、文博行业相关人员、媒体代表等150人参加会议。大会听取了学会2022年度工作报告和财务报告,审议通过了《四川省博物馆学会》章程修改、增补学会副理事长以及四川荣军博物馆等8家单位加入学会等事项,

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李蓓出席会议并讲话。她强调,要加强资源梳理和转化,充分利用工业、农业、非遗、文物古迹等各类资源设立博物馆,不断丰富博物馆种类。要强化博物馆规范、科学和可持续运行管理,积极参加博物馆定级评估、运行评估,以及陈列展览、社会教育、志愿服务等方面的行业推介,以更高的标准来推动工作。要结合各自实际,找准工作定位和发展目标,争创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博物馆、卓越博物馆。中国博物馆协会理事长刘曙光作了《国际博协与中国博协的新愿景、新场景》专题讲座,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张晓云作了《责任·视野·策略——中小博物馆的质量提升与可持续发展》专题讲座。四川广汉三星堆博物馆、成都市望江楼公园(成都望江楼博物馆)等单位围绕重点工作推动作了交流发言。

地震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交流会在绵阳顺利举办。10月19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四川省文物局支持,中共绵阳市委宣传部、绵阳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主办的“地震遗址保护利用工作交流会”在绵阳举行。省文物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李蓓出席会议讲话并代表省文物局为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授牌“抗震救灾精神与地震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绵阳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胡进耀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邀请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常务理事张文革、西南交通大学世界遗产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刘弘涛等6名专家作了主旨发言,兰州地震博物馆、甘肃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抢险救援纪念馆、映秀震中纪念地、青川县地震遗迹国家地质公园事务中心等自然灾害、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管理机构代表50余人参加会议,来自文保、减灾、建筑、旅游和文化场馆的专家学者,和十多家省内外地震文化场馆、地震遗址保护机构负责人围绕如何对地震遗址遗迹进行科学保护、长久保存,地震文物活化利用还有哪些新路径等问题开展现场交流,为地震遗址保护利用搭建了交流协作的平台。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吉金万里”成为一场风靡海内外的文化盛宴。10月15日,我国目前规模最大的西南地区青铜文明专题展“吉金万里——中国西南地区青铜文明展”在成都圆满落幕!141天的展期里,展览迎来超过110万国内外观众,同时还有3200万人次参与到展览的线上活动中,使之成为一场风靡海内外的文化盛宴。作为考古遗址类博物馆,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一直致力于考古成果的公众化转化。中国西南地区考古成果斐然,尤其是西南青铜文明在中华文明中更是独树一帜。本次特展立足“考古”特色,从中国西南地区考古实证历史的宏观视角出发,通过精心策划内容、调集重磅文物,将独特而体系宏丰的考古研究新成果进行了最大限度的展示。展览期间,连续策划实施系列学术讲座、夜间观展、主题音乐会等面向公众的文化活动110余场,线上线下参与观众上百万人次。金沙遗址博物馆特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等多位著名学者围绕中国西南各地青铜文明的特色、文化交流、青铜工艺等主题,开展了12场深入浅出的学术讲座,使学术研究真正服务于社会大众;首创“考古发掘人面对面:西南青铜的探秘之旅”活动,邀请考古专家进入特展厅,与观众面对面进行讲述和对话,让观众更加深入了解西南青铜文明的发现和探索过程,感受考古工作的魅力与挑战;创新打造“夜间观展”“主题音乐会”等主题活动,为观众带来一场场意犹未尽的“博物馆之夜”;举办92场系列专题社教活动,帮助近5000名青少年观众构建起关于中国西南地区的青铜史观。                   

◆重要资讯

四川大学成立三星堆与古代文明研究所。10月27日,四川大学三星堆与古代文明研究所挂牌成立。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省文物局局长王毅参加成立仪式并致辞,与四川大学党委书记甘霖共同为研究所揭牌。王毅充分肯定了四川大学对三星堆研究的贡献,指出上世纪三十年代,四川大学前身之一华西协和大学的葛维汉、林名均等组织了三星堆的首次发掘;五十年代以来,四川大学徐中舒、蒙文通、冯汉骥等知名学者引领古蜀历史研究,川大师生先后在三星堆开展多次重要考古调查和发掘;2020年至2022年,三星堆新一轮考古中四川省考古院联合四川大学等40余家单位精诚合作,成为践行“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考古学的典型案例。王毅强调,要继续坚持开放合作的方向,多学科、跨领域、多单位集智发力,才能打好三星堆研究的阵地战、攻坚战和持久战。要有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包括站在中华文明起源发展、世界文明交流互鉴的大视野中去研究,进一步加强与众多人文科学包括历史学、民族学、社会学、人类学、语言学、艺术史等学科或领域的融合研究,同时继续深化与自然科学各学科融合,才能更加全面地复原和阐释三星堆所展现的古代社会,三星堆遗址及文物所代表的科学、历史、文化、艺术价值。在成立仪式学术研讨会上,来自先秦史学会、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考古与历史研究专业机构及四川大学和山东大学涉及考古与文博、生命科学、水利水电、道教与宗教、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齐聚一堂为多学科、跨领域开展三星堆与古代文明研究积极建言献策。

2023年全省革命文物工作培训班举办。10月17日至20日,由四川省文物局主办,四川省文物局机关服务中心、攀枝花市文物局承办的2023年全省革命文物工作培训班在攀枝花举办。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长濮新出席并授课。他强调,要进一步深学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革命文物工作系列重要论述精神以及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把握新要求,深入领会新任务,学习吸收新经验,努力厘清新思路,打造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硬的革命文物工作队伍,持续用心用情用力把革命文物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推进四川由革命文物资源大省向革命文物强省迈进。培训班邀请国家文物局革命文物司、中国博物馆协会、中国文物学会等专家学者和省直文博单位相关负责同志授课。围绕新时代革命博物馆纪念馆高质量发展、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博物馆文创产品开发、新时代四川革命文物工作的机遇与挑战、革命旧址修缮保护、革命博物馆展陈提升、党史研究阐释、革命文物宣传推广和舆情应对处置等内容开展培训讲座、交流研讨和参观考察。

“先秦时期巴蜀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汉考古整理基地成功召开。10月9日,由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国家文物局“考古中国”重大项目《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活动——“先秦时期巴蜀考古发现与研究”学术研讨会在广汉考古整理基地学术报告厅召开。研讨会上,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12位学者交流分享了近年彭州竹瓦街、莲花坝、登云古城、温江鱼凫村、三星堆遗址月亮湾地点等的考古新成果,就“川渝地区巴蜀考古”新发现、新研究、新问题进行了交流,并对“三星堆遗址”第五次发掘现场进行了现场指导,总结了当前《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项目取得的阶段性重要成果,规划了后继研究工作。本次研讨会是建立《川渝地区巴蜀文明进程研究》项目内部沟通交流机制的初步探索与尝试,是构建“决策管理、预防保护、应急保护、安全防护”为一体的现场保护体系,实现科技高效“考古中国项目”共享、共用、共研、共育目标的年度性总结,为四川省内考古机构融合发展、多学科横向整合研究提供了较好的学术交流和研究平台,有利于文物保护真问题的研究、文物发掘真需求的解决,对于推进巴蜀文明的深入挖掘和研究,扩大四川考古研究影响力、推进四川文物考古事业发展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