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大灌区”文旅发展联盟简报(2025年4-6月)
工作成效
▲ 东坡区“五一”文旅市场多元业态激发消费活力(1)文化传承与沉浸体验深度融合,擦亮东坡文旅金名片。五一期间,东坡区以三苏祠为核心的文化地标实现客流量5.8万人次,同比增长26.22%。三苏祠通过诗词擂台赛、手工扇DIY,日均接待量超1.1万人次。同步开业的“东坡宴”项目创新打造“晨兴、午乐、夜宴”全时段沉浸式体验,总客流量突破13万人次,形成“游祠品宴”双IP联动效应,被四川新闻联播头条、四川观察、四川新闻网等平台进行报道。(2)业态创新与赛事经济双向驱动,激发市场消费新活力。第九届全国少年攀岩锦标赛吸引600名选手参赛,配套“燃情赛事·嗨购五一”活动拉动周边餐饮、住宿消费增长37%。眉山首个常态化运营的低空观光项目“俯瞰东坡·天境眉州”启动并投入试运行,带动眉山城市新中心及周边经济消费增长,开辟“天空视角”新时代。夜间经济表现亮眼,穿越盛世水街沉浸式演出及灯光秀、苏眉1037文创园“老城夜市”、太和镇非遗打铁花秀、龙虾啤酒节等夜间活动带动消费环比提升约50%。东坡湿地公园和太和公园双园联动的车展、房产及非遗市集实现交易额1860万元,充分释放假日经济活力。(3)农旅融合与城乡互动协同发展,构建全域旅游新格局。太和镇历史文化街区通过收藏展、第二届龙虾节暨金光村第一届农耕文化节等活动激活在地文化资源,吸引2.8万游客参与,农事体验与非遗手作参与率达75%。樱桃、桑葚采摘园接待家庭游客1.5万人次,带动农产品销售94万元,亲子客群消费占比达68%,形成“城区引流—乡村留客—全域消费”的良性循环。
▲彭州市开展“我们的清明”、彭州市2025年“4.23 世界读书日”全民阅读系列活动启动仪式暨第十二届 “牡丹杯” 读书征文比赛和全民阅读优秀读者颁奖仪式、“文脉九峰·湔江流长”书画展、“华彩绽放”牡丹国画展等活动。
▲眉山市彭山区实施江口沉银博物馆项目。博物馆及配套基地设施(包括游客中心、考古工作站)建筑主体已完工,博物馆外装及总坪、停车场、道路、电力工程等已基本完工,正在进行收尾工程。内装部分已完成工程量的60%。建筑照明已完成总工程量的75%。展陈已完成总工程量的25%,一展厅展墙基层板完成,场景塑形完成30%。库房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0%,基础装修基本完成;正在进行恒温恒湿空调和柜架安装作业。信息化项目完成总工程量40%,基础管线和桥架安装完成。
▲5月30日,井研县“研溪放歌 舞动井研”惠民演出在研溪湿地精彩上演。演出节目涵盖了舞蹈、爵士、独唱、非遗表演等多种形式,将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融合,为观众带来一场视觉与听觉的双重盛宴。
亮点呈现
▲东坡区:(1)节庆活动赋能文化传承。端午期间全区策划10余项主题活动,深度融合非遗与时尚元素。三苏祠推出“苏祠墨香酬佳节”系列活动,活动包括墨香换艾香、东坡诗词擂台赛等,吸引近1200组亲子家庭参与;多悦镇联合区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举办“‘村T走秀’暨‘三苏文脉·农耕记忆’非遗技艺展”,通过汉服走秀、农具互动展示传统文化;太和老镇2025年曲艺专场惠民演出客流量同比增长35%;6月1日,“致未来”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在眉山会展中心举行,千余名儿童通过书画、科技、歌舞展演展现风采,系列活动以“非遗+时尚+亲子”模式形成文化传承与消费提振双向闭环。(2)品牌与产业双突破。东坡区入选《全国市辖区旅游研究报告2025》“全国旅游发展潜力百佳区”,评估维度涵盖旅游资源禀赋、产业融合度、基础设施完善度等核心指标;产业转化成效显著,“东坡造”产品入选“与辉同行四川行”直播间,实现销售额183.56万元,其中永丰大米售出3.2万单,GMV98.56万元、老坛子泡菜64万元、吉香居泡菜21万元,凸显区域特产市场竞争力。眉山市中医医院龚村养护中心获评四川省五级养老机构及养老服务人才培养实训基地,凸显康养产业协同发展成效。(3)全域媒体矩阵强化声量。央视新闻报道三苏祠家风传承;CCTV-2《生财有道》播出泡菜产业纪录片《百年光阴酿 坛中蜀味长》,覆盖全国受众;东坡区参加“5·19中国旅游日”四川分会场,通过四川文旅厅、文旅成都等9大平台直播推介旅游资源及旅游路线,在线观看32.9万人次;东坡文旅“5·19中国旅游日”宣传月发布视频11条,总触达量超25万人次,抖音单条最高播放量9万。
▲都江堰市三大旅游场景齐发力促进五一假日经济“旺丁旺财”。2025“五一”假日都江堰市接待游客188.98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30.49亿元,均创历史新高。(1)乡村旅游尽显“乡土魅力”。提质“大灌区”农旅融合品牌,推出农事体验、果蔬采摘等特色产品30余个,打造青城道茶市集游园会、月季文化节、采笋节等体验活动20余场,假日期间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接待游客约28万人次、营业收入约1.4亿元。
(2)景区旅游彰显“文化底蕴”。借势新白娘子、哪吒等国潮文化热门IP,打造“青城山下白素贞”“白蛇·一念青城”等新场景8个,联动融创水世界推出敖丙NPC巡游、哪吒闹海COS飞人等新玩法10余种,假日期间全市A级景区实现门票收入2358.25万元、占成都市的约24%。(3)非遗旅游凸显“传承活力”。紧盯“文博场馆+非遗传承人”假日研学热潮,策划包装安龙盆景、聚源竹雕等研学旅游项目20余个,推出青城茶染技艺、青城道茶茶艺体验等非遗研学之旅6条,抖音“#都江堰非遗”播放量突破10.5万次。
▲锦江区:(1)推进品牌建设。一是锦江区获评2025年全国市辖区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区,连续5年晋位,名次逐年提升。二是春熙路大慈坊国家级夜间文化和旅游消费集聚区获评中国旅游研究院全国《2025年城市旅游休闲集聚区创新十佳案例》。(2)开展丰富活动。一是围绕传统节日举办主题活动。清明期间,春熙路、太古里商圈以“踏青赏春·趣享锦江”为主题,打造融合传统与现代的假期盛会,受到央视新闻频道关注;东门市井文化旅游休闲街区举办“市井坝坝茶”文化节,涵盖品茶、曲艺、读书会、画展,邀请各方宾客共享茶文化盛宴;三圣花乡景区举行“花香食韵·舌尖上的三圣花乡”活动,吸引市民游客品美食、逛花市、赏春景。端午期间,夜游锦江推出“锦江花月夜之端午奇妙游”,以沉浸式主题演绎、端午游园会及端午童趣乐园等特色内容,创新传统文化表达形式。二是推出特色展览。华熙LIVE・528策划举办“重塑:科技艺术展”,成都光环购物公园组织“织花剪影・手作艺术装置展”“卡皮巴拉夏日瓜瓜乐”西南首展,成都之几美术馆举办毕加索艺术展,为市民游客提供多元化、高品质的文旅体验。三是组织亲子家庭互动项目。举办2025年全国“奔跑吧·少年”儿童青少年主题健身活动(川渝会场)暨川渝幼儿趣味滑步车嘉年华,吸引川渝多地600余家庭参与;许燎源现代设计艺术博物馆创新推出“儿童创造力活动&亲子创意集市”,成为近郊亲子游热门场所。(3)提振文旅消费。一是联合携程发放30万元“安逸四川·玩转天府——潮玩锦江”文旅消费券,覆盖全区限上和高端精品酒店。二是联合重庆渝中区推出赛事联动优惠,发放“五一”体育惠民消费券,同时为渝中游客提供区内热门景点专属折扣,激发“川渝互游”热情。三是在春熙路、太古里商圈开展“1+N”首发春熙促消费活动,围绕科技、商贸、文创等重点企业、品牌进行首店、首品、首演展示,进一步促进消费转化提升。(4)加大宣传力度。一是携手渝中区推出“锦渝满堂”文旅合作品牌,举办“锦渝满堂”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城市探索赛,获CCTV2、CCTV5连续报道。二是联合重庆市渝中区、德阳市中江县和旌阳区、都江堰市、甘孜州炉霍县发布联动游线5条,串联“文娱游购”多样化场景,融合时尚潮流、自然风光、红色记忆、藏地盛景等丰富元素,为游客提供独特奇妙的旅游体验。三是与OTA平台合作开展入境游宣传营销,通过携程2025全球跨境旅游(四川)大会暨携程Envision全球合作伙伴大会宣推锦江文旅资源,推荐“蓉城新韵·蜀巷乐章”锦江区半日游线路,邀请海外KOL达人打卡锦江春熙路太古里、夜游锦江等点位,在Youtube等海外平台发布视频,持续提升锦江文旅国际知名度和吸引力。四是赴眉山参加第十一届四川省旅博会,展示锦江非遗、夜游、川剧等多元魅力。
下步计划
▲井研县计划开展2025年研为百姓大舞台“研溪放歌 舞动井研”文化惠民演出,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感、获得感。
关联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