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沉浸式感悟“两弹一星”精神
本报记者 王雪娟
在四川绵阳梓潼县,有一座承载着民族脊梁记忆的“两弹城”。这里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原902基地)院部旧址,曾是我国第二个核武器研制基地总部。邓稼先、王淦昌、于敏等“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曾率领数万科研工作者在此扎根,完成重大国防科研任务,铸就大国基石,孕育了伟大的“两弹一星”精神。如今,这座镌刻着红色基因的历史地标,正以科技为翼,开启红色文旅融合发展的新篇章。
依托深厚的历史底蕴和鲜明的时代文化,“两弹城”载誉无数,被列入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国防科技工业军工文化教育基地,成为人们怀旧体验、休闲度假、红色旅游、拓展训练的热门选择。
2024年6月正式对外开放的四川两弹城博物馆,是传承弘扬“两弹一星”精神的重要载体。馆内“惊世伟业 护国核盾:中国核武器研制历程展”基本陈列与“撼世核力量——核能科普展”专题展,运用数字化展陈与沉浸式场景复原技术,让历史“活”了起来。漫步其中,游客仿佛能触摸到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感受科研工作者攻坚克难的坚定信念。
与之相辅相成的航天科技馆,同样以科技为笔,描绘出星辰大海的壮丽图景。在这里,对科学的探索热情在观众队列中迸发。今年“五一”期间开展的科普实验现场更是成为生动的启蒙课堂,孩子们踊跃举手提问,家长认真记录,欢声笑语中,科学的种子悄然播撒。
两弹城景区积极创新文旅活动形式,将科技、民俗与红色文化巧妙融合。今年端午假期,以“两弹精神传薪火 端午粽情忆功勋”为主题的系列活动精彩纷呈。“趣玩机器乐打卡”航天科技馆机器人互动,让游客与科技亲密接触。拼图挑战赛增添了游玩趣味性,“投壶纳福趣民俗”活动则让传统民俗焕发新生,3天假期累计接待游客3万余人次。
在红色文化的传承与传播上,两弹城景区多管齐下,成果斐然。两弹城景区企划营销部部长焦智文介绍,在研学课程方面,景区推出线上科普直播,与梓潼县少年宫联动讲解并进行实验演示,还开发了《信仰的力量》《核能探秘》《历史的颜色》等跨学科融合课程,通过场景化教学和成果可视化设计,让大家在互动中领悟“两弹一星”精神的内涵。文创产品开发同样亮眼,2024年推出30余种兼具教育性与趣味性的产品,以年轻化载体传递红色文化。此外,《英雄·丰碑》《唤我壮志凌云》《铸剑》等多部情景剧和环境小剧,通过戏剧艺术还原历史场景,生动展现科技工作者的奉献精神。
在拓展红色教育阵地方面,两弹城景区创新不断,将原曹家沟工学院改造为可容纳1500人的研学实践教育营地,赋予其国防军事教育、生命安全教育等多重功能,实现历史空间的创新利用。同时,景区实施区域联动战略,联合七曲山、剑门关等周边文旅资源,形成跨区域励志研学产品链,吸引众多机构合作,实现资源共享。更值得一提的是,景区积极推动两弹城国防动员演训基地项目落地,探索“文旅+国防”模式,为红色文旅发展注入新活力。
关联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