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工作简报第1期
导读
◆工作简讯
1.举办5·12汶川特大地震遗址保护座谈会
2.三星堆春季活动精彩纷呈,引发博物馆参观热潮
3.汶川举办无忧光年分享会
◆经验交流
4.四川省“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会同四川省博物馆学会陈列展览专业委员会举办四川“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线上培训
5.四川省“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单位赴达州考察交流
◆重要资讯
6.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名单公布
7.三星堆考古发掘获评2021年度十大科普事件
◆工作简讯
举办5·12汶川特大地震遗址保护座谈会。2021年12月21日,5·12汶川特大地震遗址保护座谈会在四川成都金河宾馆召开,座谈会由四川省文物局、绵阳市人民政府指导,5·12汶川特大地震纪念馆主办。中铁科学研究院首席专家、教授级高工何发亮、四川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原总工程师、一级巡视员殷发奎等与会专家就地震遗址保护的原则、立法、治理保护、预警监测和功能发挥等进行了发言讨论,为长久保存、有效保护地震遗址提出了科学建议。会议建议,将地震遗址遗迹保护纳入长期规划,并积极争取得到国家层面支持,推动地震遗址保护工作更有力度。
三星堆春季活动精彩纷呈,引发博物馆参观热潮。元旦以来,三星堆遗址通过开放文物保护与修复馆、遗址出土青铜大面具亮相央视春晚舞台、举办TikTok云参观、亮相省博“大美亚细亚——亚洲六国文物特展”、IP助力北京冬奥会、在浙江卫视播出《万里走单骑》第二季探秘古蜀文明等活动,掀起游客参观热潮。仅春节期间,共计接待全国各地游客8.3707万人次,同比增长169.66%,门票收入339.3475万元,同比增长154.73%。
汶川举办无忧光年分享会。2022年1月20日,汶川县在成都举办“百‘汶’不如一见”汶川无忧光年分享会活动。此次“以温度丈量无忧地”为主题的无忧光年分享会,汶川县通过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展示汶川文化和旅游发展新成就、新经验、新场景,展现汶川“大禹故里熊猫家园康养汶川”文旅新形象。
◆经验交流
四川省“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会同四川省博物馆学会陈列展览专业委员会举办四川“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线上培训。2021年12月14日,四川省“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会同四川省博物馆学会陈列展览专业委员会,在四川省博物馆学会陈列展览专业委员会2021年年会期间同期举办四川“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线上培训。培训围绕“博物馆展览的多元化阐释”这一主题,由11位专家分别从展览策划与实施、陈列展览的创新与实践、展陈的多元表达与传播三个方面,结合具体案例,从策展理念、形式设计、文物布展、文物预防性保护、数字化展示等多个维度对展览实施的全过程进行了分享,为未来遗址博物馆陈列展览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有益指导。
四川省“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单位赴达州考察交流。2021年12月底,四川省“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秘书处会同宣汉县人民政府、渠县人民政府、达州市文物局,组织全省“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单位,赴达州考察宣汉罗家坝遗址、渠县城坝遗址和渠县汉阙,并在宣汉召开“四川省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交流座谈会”。各联盟单位共派出59人参加此次考察交流活动。在宣汉罗家坝遗址,考察团观摩了该遗址第七次发掘工作、调研了遗址博物馆建设、参观了出土文物陈列展,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遗址博物馆建设指挥部负责人分别介绍了遗址发掘、遗址保护、遗址公园和遗址博物馆建设情况。在渠县城坝遗址,考察团参观了冶铁遗迹、郭家台城址考古工作,并参观考古工作站,与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考古发掘现场负责人和渠县文物保护中心负责人就遗址保护、遗址公园规划等进行了深入交流。在“四川省大遗址文旅发展联盟交流座谈会”上,参会人员围绕本地大遗址保护管理、价值挖掘展示、遗址博物馆建设的经验做法作了交流发言。此次考察交流,为我省加强大遗址保护利用,推进遗址博物馆建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重要资讯
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入围终评项目名单公布。2022年2月26日,由国家文物局指导,中国文物报社和中国考古学会主办的2021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评选活动,入围终评项目名单正式发布,四川稻城皮洛遗址和四川广汉三星堆遗址祭祀区上榜。
三星堆考古发掘获评2021年度十大科普事件。三星堆考古发掘项目在2月举行的“典赞·2021科普中国”活动中获评2021年度十大科普事件。该活动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科技部、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人民日报社、新华通讯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主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实施工作办公室、中国公众科学素质促进联合体支持。活动揭晓了2021年度十大科普人物、十大科普作品、十大科普事件和十大科学辟谣榜,其中三星堆考古发掘成功入选十大科普事件。
关联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