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文旅要闻

决胜全面小康,决战脱贫攻坚
国际交流与合作处赴稻城县阿西村慰问定点扶贫联系户
并开展消费扶贫工作纪实

信息来源:   作者:国际交流与合作处   发布时间:2020-04-29

4月21至24日,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国际交流与合作处党支部一行5人,前往稻城县赤土乡阿西村慰问定点联系贫困户并开展消费扶贫工作,同时对阿西土陶现存状况,如何利用阿西土陶国家级非遗文化名牌助力扶贫及文旅融合发展开展了调研。

一、真情慰问,真心帮扶,奔康路上一个也不能掉队

4月22日,党支部党员们在稻城县慰问了联系户甲哈格绒拥金,座谈中了解到她的丈夫因病丧失劳动能力,孩子还在上小学,家中年逾八旬的老母亲也需要照顾,生活过得不容易。国际处党支部党员们一是鼓励她要树立战胜困难的信心;二是同县局负责同志商量在县城先对她进行有关手艺培训,并推荐到相关机构进行灵活就业,同时与村上书记就低保、医保情况、村上集体企业相关分红能否适度倾斜进行了商讨;三是代表国际处党支部向她捐赠了600元扶贫助学款。另一家扶贫联系户泽仁多吉因车祸在雅安住院,我们通过电话进行了慰问,希望他早日康复,并通过村支书微信转去了600元扶贫助医款。随后我们就消费扶贫行动与村支书进行了沟通和商量。摸清阿西村畜牧农产品品种、产量、成熟时期、价格等我处将在后期工作中根据具体情况落实“以购代捐”工作签订“以购代捐”协议。切实帮扶联系贫困户精准受益,稳定增收。



二、以非遗+消费扶贫模式,开辟脱贫攻坚新路子

4月22日下午,扶贫慰问工作组一行在村活动室村两委、四职干部及部分阿西土陶传承人阿西土陶现存情况、未来发展进行座谈,听取了县文旅部门、乡政府、村“两委”对阿西土陶发展现状、发展思路的介绍,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工作组认为要为阿西土陶的未来找到一条光明之路,必须要解决以下三对矛盾。

一是需求多样化、精品化与样式单一、纯手工制作的粗糙之间的矛盾。物质生活的丰富,使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也高标准起来,阿西土陶不再仅仅是烹茶煮汤的器皿,更是传承文化,述说历史的见证物,它的观赏性应该大于实用性,它的收藏性更应大于实用性。如何破解这对矛盾,出路有:走出去,到先进发达的现代陶瓷工艺品生产厂家和艺术院校去,与设计师、美术家、雕塑家进行交流,深度沟通,开阔眼界,拓宽视野,力求作品多样化请进来,依托省非遗中心的平台优势和渠道聘请陶艺企业设计技术人员现场传授,力求融现代制作工艺和手工技艺在一起,开发文创作品使其精品化   

二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名头与它的受众面狭窄之间的矛盾。阿西土陶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知道它,了解它的人却并不多。养在深山人未识,可惜了一幅好模样。改变这种情况一定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从宣传方式上去做调整。我们认为首先要借助互联网优势,利用电商,录制阿西土陶制作视频或用网络带货的模式进行宣传销售;其次借助甘孜、阿坝全域旅游或周边省旅游发展之际,与旅游景点管理部门达成有关宣传或销售合作,提升阿西土陶品牌影响力;三是借助省文化和旅游厅在阿西村修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阿西土陶传习所的大好时机,将传习所改变成一个小小的阿西土陶博物馆,进行相关的实物、文字和图片展示,并可申报为一个经典旅游景点,让游客体验阿西土陶制作流程。这样将会逐步改变阿西土陶知者小众的尴尬局面。

三是随机性销售,个别订单式制作,看似产品供不应求与传承人收益不成比例的矛盾。要让阿西土陶传承下去,一定要解决人的问题,目前二名省级传承人,三名州级传承人,15名学徒,能否承担起传承阿西土陶的重任来?我们觉得是可以的,但必须解决以下几个问题,一是打破当地民俗有关传承限制,不局限于一村、一乡,让有志趣的青年都能来学习和传承;二是要设计专有logo,搞好防损包装,便于旅客携带及运输;三是要提升产量,核心制作仍为手工,其他如捣碎泥土等非技术活可使用机器,提高单位效率。四是要解决好收入和分配问题,让各级传承人和学徒能在传承优秀藏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豪感中又能取得良好的收益,这一点至关重要。

随后国际处党支部实地调研了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阿西土陶”保护传承情况,进工坊,到藏家,查看国家非遗阿西土陶传习所规划建设地点我处在今年的帮扶中把阿西村旅游和阿西土陶列为“产业扶贫规划”的重要支柱,充分发挥我处的职能作用,采取“请进来、走出去”大力宣传阿西秀美风光和阿西土陶,促使文旅深度融合。党支部也将把“消费扶贫”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以“非遗+消费扶贫”方式,建好国家非遗阿西土陶传习所,为脱贫攻坚开辟新路,注入新活力,增强贫困群众发展产业的信心,带动贫困群众实现增收。

4月23日国际处党支部一行还深入稻城亚丁景区对疫情后入境游情况进行调研,听取了亚丁景区恢复开放情况汇报,并对下一步相关工作提出了建议意见。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