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无障碍浏览  无障碍浏览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动态>行业动态

盛会落幕 非遗正青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圆满闭幕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作者:王雪娟   发布时间:2019-10-25

非遗节上再现传统羌族婚礼  张金智 摄


非遗互动体验深受小朋友喜爱  张金智 摄


面人制作吸引大量观众驻足欣赏  张金智 摄


来自塞尔维亚的手工艺人正在进行银丝制作  张金智 摄


3000多位市民现场观看第七届非遗节开幕盛况   张全能 摄

传承多彩文化,创享美好生活。多元文化交流互鉴碰撞出的奇妙火花,成就了一次难忘的非遗之旅。10月17日至22日,第七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以下简称“非遗节”)在四川成都举行。6天的非遗狂欢,共吸引了570余万人次来到现场“打卡”,线上覆盖人群达1.9亿人次,非遗以多样的形态定格在大众的视线和记忆中。

500余家参展单位现场销售5000余万元,签约金额超1亿元。1个主会场和28个主题分会场加上社区共开展各类活动830余场。来自86个国家1100余个非遗项目、5600余名代表共襄盛会,上演了一场有颜值、有价值、有力量、有影响的国际性文化盛会,为人民奉献出一场汇聚世界非遗的文化盛宴。

非遗节上不断刷新的数字、屡次创新的“跨界”活动宣示着非遗旺盛的生命力。非遗不再是古董,她从历史深处走来,正以自信的姿态走入当代人的生活,走向新的时代。非遗正青春。

■ 6天,570余万人次

■ 500余家参展单位现场销售5000余万元,签约金额超1亿元

■ 1个主会场和28个主题分会场加上社区共开展各类活动830余场

■ 来自86个国家、1100余个非遗项目、5600余名代表共襄盛会

美美与共 在非遗节遇见世界

非遗的“舞台”越来越大。美国夏威夷呼啦舞、斐济传统民族歌舞……21个国家的64支演出队伍,为现场观众带来了一场又一场充满国际范儿的非遗展演。

中国民族乐器传统技艺竞技活动,让来自全国30个省区市的40个民族的89件民族乐器齐聚一堂,让散落四方的中国民族乐器同台对话。

一门之外,来自四川16个市(州)、县(区)的200余盆经典川派盆景,尽力彰显中华传统艺术意蕴精髓。

非遗节不仅是一方展示的舞台,更是连通中国与世界、对话与交流的平台。本届非遗节国际论坛共吸引了64个国家1200余名代表齐聚一堂,共商非遗传承发展大计。

汇聚了36个国家近90个非遗项目的国际传统手工艺展,成为本届非遗节人气最旺的展区之一。世界各地的传统文化,在国际工匠的巧手下幻化成琳琅满目的产品。

而位于成都市崇州分会场的竹编国际竞技场上,来自巴基斯坦、波兰、法国、厄瓜多尔、印度等国的竹编手工艺人以竞技为名坐在了一起,非遗节为天南海北的非遗技艺和传承人提供了交流与互鉴的舞台,创新文化交流新模式。

丹麦龙蛋剪纸与中国山东高密剪纸交相辉映,川剧高腔与苏格兰风笛同台演出,“混搭”的非遗节让多元融合变得可能。在非遗节遇见世界,中外文化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向美出发 从“被保护”走向新生

“跨界”让曾经很难的事情正变得简单。在探索中,非遗传承的价值和在新时代发展的方向也越来越明晰。

紧扣国家战略,本届非遗节关注非遗在助力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首次举办非遗传承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成果展,来自全国各地非遗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的实践成果和创新路径,让非遗从“被保护”走向新生,展现出文化的力量。

“非遗+电商”,四川凉山依托文化和旅游部支持的唯品会驻四川凉山传统工艺工作站,发挥电商在设计、推广等方面的优势,带动300名彝族绣娘每年增收2000元至4000元不等。

“非遗+文创”,安徽实施“四扶一加强”文化扶贫计划,以故宫博物院驻安徽传统工艺工作站建设为契机,支持重点非遗项目开展文创研发和生产,为近12万贫困户解决就业;成都市蒲江明月村以非遗为媒,打造以陶艺为主的文创项目集群和文化创客聚落。2018年明月村接待游客23万人次,文创及乡村旅游的总收入达到了1.08亿元……

6天5510万元——这是非遗节首次举办的中国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展交出的答卷。

“非遗+授权”,不同于以往以实物为主的非遗展览,中国非遗创意设计作品授权展聚焦非遗符号的授权和转化,邀请了53家IP版权方参展,拿出300多个IP授权元素展出洽谈。最终成功对接项目80余个,洽谈签约金额达到5510万元,有效推动了非遗成果转化。

“非遗+旅游”,以非遗之旅为载体推进文旅融合,是成都和非遗节激发非遗创造力的又一项探索。非遗节期间,全国非遗主题旅游线路征集活动正式启动,成都市正式发布10条非遗之旅线路和40个非遗项目体验基地。

美益求美 精神家园永不落幕

有人感叹,非遗节是世界多彩文化交流互鉴的平台,是中华文化对话世界的窗口,更是深受成都百姓喜爱的文化嘉年华。

为期6天的非遗节是一场文化的盛会,更是一场人民的节日。非遗节会场变身“网红打卡地”,主会场的留言板成为游客和市民对非遗节的“点赞台”。据统计,非遗节期间,主会场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共有70万观众入场参观,28个分会场吸引了350万观众参与,社区实践及配套活动共有150万人次参加,线上覆盖达1.9亿人次。

分会场各显神通。武侯分会场着重展现曲艺、彭州分会场主打川剧、水井坊分会场推出沉浸式戏剧……非遗节期间,四川全省的28个分会场活动尽情展现非遗特色之美。

10月22日,非遗节闭幕了,但文化的交流不会停止。

第七届非遗节成都执委办相关负责人介绍,随后,第八届非遗节将启动筹备工作。“我们将总结本届非遗节的成功经验,在此基础上更加突出国际化和专业化,进一步提升群众参与度,不断创新、办出特色,争取下一届更精彩。”

而非遗节主会场成都国际非遗博览园的打造也将迈入新征程。园区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以非遗为基础和IP,丰富非遗元素,引进更多非遗商家和机构,组织更多非遗活动,让非遗节的热闹持续在日常。”

非遗,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滋养了成都生活美学;成都,以全域为舞台,让非遗更精彩。中国与世界、传统与现代皆交汇于此,和谐共生。把非遗留给时代、留给后代,非遗节永不落幕,人们的精神家园永不落幕。

关联文章 >>

关闭本页